重要工作进展
1986年
-
在国内最早建立实验大鼠遗传质量的同工酶电泳法监测技术,为国家实验大鼠遗传质量检测标准建立提供了基础数据。
2005年
-
研发成果国内首款《实验动物信息管理系统》,极大推进了实验动物生产、管理、销售的工作效率,降低出错率。
2006年
-
研发成功世界首个《Mus和Rattus属动物下颌骨形态特征测量分析系统》,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完成Mus和Rattus属动物形态特征分类和分析工作。
2009年
-
繁育成功国内首个无菌小鼠群体,填补了我国无菌动物的空白,特别是对肠道微生态、免疫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支持作用。
2011年
-
定向培育成功我国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天性白内障小鼠模型(BALB/cAn-Crygcm1Sbao/Slac)
2012年
-
与东华大学合作研究,建立了国内首个实验小鼠的SNP分子遗传检测技术和方法,从而保持了我国实验小鼠遗传质量检测技术与国际同步。
2013年
-
与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合作,运用CRISPR-Cas9技术,在先天性白内障小鼠模型(BALB/cAn-Crygcm1Sbao/Slac)受精卵中注射Cas9 mRNA以及目标基因片段,在胚胎发育时期修复Crygcm1Sbao突变基因,发育成功正常小鼠个体,为探索基因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途径。
2019年
-
定向培育成功国内首例先天性晚发(出生50天左右)白内障小鼠模型,暂命名为FVB/NJ-Cat/Slac白内障晚发疾病模型。
2020年
-
运用CRISPR/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敲除Rag1-/-、Rag2-/-、Il2rg-/- 三基因,定向培育成功T、B、NK免疫细胞缺陷的大鼠(SD-RG)。